小葫芦,大世界
——非遗文化艺术工作室简讯(十)
9月11日和12日,非遗工作室继续进行线上教学。11日的教学任务是“葫芦烙画——龙”的画法,翟老师先就龙的相关传说,给同学们进行讲解,引起大家兴趣。龙象征着祥瑞,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她边讲解边给大家示范龙的烙画方法。





同学们听完后,满怀激情的投入创作之中。大家极富个性的作品体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对于葫芦烙画主题选择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最终的作品精彩纷呈。





在12日的课堂上,翟老师给同学们讲授了“葫芦烙画——马”的绘制技巧:




翟老师讲到:“中国人历来都喜欢马,在盛唐时期,皇家养育的马达到了数十万匹之多,伟大的诗人杜甫写过不少歌咏马的杰作。中国历史上出过很多画马的名家,也留下了很多杰出的画马名作。”
接着,翟老师重点讲解了马的工笔画法和写意画法,并详细的讲解了马的身体结构和各部位比例,其具体画法为:以头部的长为基准,衡量马全身的高度、长度或腿部的长短,根据比例关系刻画出马的整个轮廓,接着刻画马的细节。多观察,多练习,积久自然纯熟。同学们听后深受鼓舞,拿起画笔认真的起型、调整比例、添加明暗。


下课前,翟老师对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特别强调在葫芦烙画时,尤其要注重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粗细和黑白灰对比,是葫芦烙画韵律和视觉冲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葫芦烙画中刚柔并济的线条是烙画艺人多年练习的结果,也是同学们下一步要重点练习的难点。
翟老师深入浅出的指导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大家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反思总结,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同时翟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也让大家增添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艺术设计学院
2021年0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