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成〔2009〕285号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开展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省直有关厅局,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豫政〔2008〕64号)精神,全面推动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我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5〕58号)精神,2009年继续在全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的贯彻落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提高为重点,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范围和内容
2009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见附件1),围绕教育部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我省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列出了若干研究范围,立项申请者要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课题设计。课题研究内容重在提出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意义的思路建议,避免过分强调纯学术理论或局限于某个单一的教研领域。
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的组织管理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工作由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本年度立项采取集中申报、专家评审等形式选定立项项目。省级职业教育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的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教育厅将进行检查并对重大项目进行中期评价。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实行结题鉴定制度,鉴定结果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对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特色鲜明,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产生明显成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省教育厅将通过适当方式在全省职业学校组织推广,充分发挥优秀成果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要求
(一)每个省辖市限报8项;重点扩权县(市)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限报3项;省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机构限报4项。
(二)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行主持人负责制。每个项目,主持人仅限1人,参研人员限5人以内(含主持人)。项目主持人只能主持一个立项项目,参研人员不得同时参与超过两个立项项目。两个以上(含两个)单位联合申报的要明确申报主体。
(三)申报者要求:正在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含教育行政、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辅助工作),且有连续两年以上职业教育工作经历;能直接参加项目的设计、论证、研究、实施、监控、评价、总结全过程;课题主持人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四)项目立项申报需填写《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2)三份。项目立项申报材料以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为单位报送,省直单位或省属学校可直接报送。我厅在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后,公布立项项目名单。
申报时间:2009年6月20日至30日
报送地点:郑州市农业路41号省教育厅职成教处821室
联 系 人:王会莉 联系电话:0371—69691876
电子邮箱:wanghuili6@126.com
五、项目成果要求
本年度立项课题原则上在两年内完成,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算起。所有立项项目结项时,均应提交规范的研究报告和相关附属材料。研究报告应反映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色,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产生明显效果。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各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工作,认真组织立项申报工作。要调动、发挥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扎扎实实地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立项项目承担单位及主管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条件和经费支持,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附件:1.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
2.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
3.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一览表
二○○九年四月十六日
主题词:职业教育 教学 项目 立项 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4月17日印发附件1
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项目立项指南
说明:本立项指南中所列研究项目均为选题的最大涵义,是某一方面内容的大方向,而不是具体项目名称。申请者可以在本项目立项指南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行业、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细化出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自选课题研究,一般不完全照抄本指南的名称。
一、加强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水平的研究
1.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2.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策略研究
3.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专业学习,渗透到教学、实习、社会服务各个环节的研究
4.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考核办法改革研究
5.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6.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师德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研究
7.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研究
8.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9.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计划和评价标准研究
10. 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确保顶岗实习质量的研究
11.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一年学基础知识、一年学职业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一年在县级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骨干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研究
13.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三、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的研究
14.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15.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研究
16.地方特色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与建设研究
17.中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建设研究
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研究
18.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
19.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实训标准的开发与研究
20.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1.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22.中等职业教育地方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
23.中等职业教育地方特色教材及精品教材开发研究
24.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25.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培养模式研究
26.弹性学习制度研究
27.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功能的策略研究
28.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研究
29.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研究
30.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运作研究
五、加强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的研究
31.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对策研究
32.加强职教集团内涵建设的研究
33.职教集团运行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34.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5.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规范化研究
36.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与效益研究
37.现代教育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六、其他
3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9.推进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研究
40.对返乡、进城农民工等进行职业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问题的研究
41.金融危机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对返乡农民工培训服务研究
42.农村乡镇成人学校教学模式研究
43.社区教育研究
附件2
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立 项 申 请 书
申请立项名称:
项目主持人:
主持人所在单位:
联 系 电 话:
填 报 日 期: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制
申请
课题
情况 申请立项名称
申请经费(元) 预期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主
持
人
情
况 姓 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职 务 职称 教育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主
要
参
加
者
简
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工作单位 从事职教工作年限 项目中的分工
研
究
基
础 1.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已有的与申请课题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2. 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已有的其他研究成果
课
题
论
证 1.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本课题的预期目标、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课
题
论
证 4.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5.主要参考文献、研究资料及相关科研条件
预
期
研
究
成
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名称、形式及应用效益
项
目
经
费
预
算 时 间 金额(元) 支出项目
学校
审核
意见
盖章: 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县(市区)教育局审核意见
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省辖市教育局或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省专
家组
评审
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省教育厅审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3
2009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成果
类别 主 持 人 情 况 备注
姓名 年龄 职称 单位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注:此表以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省直单位或省属学校为单位汇总填写后,提交电子稿,并与《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一并上报书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