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处
就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招生电话:0371-60987001

60987002/7005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
发布时间:2018-11-0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 号)要求,现发布《太阳成集团tyc7111cc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是一所省属公办高等职业学院,1950年建校,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在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太阳成集团tyc7111cc,由此迈入了普通高等院校行列。

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被社会公众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院校”。 学院现有35个专业(方向),其中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拥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52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习基地54个。是全国营销员资格考试、全国物流师资格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8个能力考点及培训点,设有全国粮食行业特有工种技能培训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关注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并重,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学院完善了“市场导向、学院统筹、系部为主、分级负责、全员参与”的毕业和就业运行体系,建设了有专业特色、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工作运行体系,以校园为主体的校内外互补、网上网下结合、实习与就业联动就业指导体系。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

一、2018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2018年毕业生人数

2018年共有毕业生4128人。其中粮食工程系127人,机电工程系564人,贸易经济系1143人,应用英语系142人,信息工程系490人,财务会计系1330人,艺术设计系332人。

(二) 2018年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2018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6.00%。其中食品加工技术96.00% ,食品营养与检测98.25%,食品生物技术100.00%,粮食工程97.62%,数控技术 100%, 机电一体化92.00%,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96.27%,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95.8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93.33%,通信技术95.00%,计算机应用技术95.88%,计算机网络技术92.11%,动漫设计与制作87.50%,通信技术100.00%,电子商务100.00%,财务管理92.42%,会计95.69%,会计电算化96.88%,会计与审计96.2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100.00%,市场营销96.77%,电子商务96.77% ,工商企业管理97.27%,物流管理94.33%,酒店管理100.00% ,人力资源管理98.61%,室内设计技术100% ,动漫设计与制作78.69%,广告设计与制作100.00%,空中乘务98.51%,航空服务96.77%,应用英语100.00%,商务英语100.00%,旅游英语100.00%

(三) 2018年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划分

2018年毕业生在郑州市工作的占到了54.04%,较2017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在京广沪江浙一带工作学生比例为15.88%,较17年下降2个百分点。郑州市外河南省内的为19.51%,较17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其它省市10.57%,较17年上升1个百分点。

 

 

(四) 2018年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划分

67.54%毕业生在民营(私营)企业工作,较17年下降1个百分点;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工作的占11.08%,与去年持平;外资合资企业工作的占3.87%;在自有企业工作的占4.27%;其他占13.25%

 

 

二、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2018年毕业生各专业与工作相关度情况

本届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总体为48.72%,低于2017年的53.41%。其中食品加工技术59.10%,食品营养与检测 32.73%,食品生物技术33.33%,粮食工程55.18%,数控技术33.34%,机电一体化技术36.36%,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2.80%,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28.2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6.67%,通信技术33.34%,计算机应用技术44.26%,计算机网络技术43.75%,动漫设计与制作28.00%,电子商务65.09%,财务管理40.30%,会计53.95%,会计电算化46.83%,会计与审计40.98%,城市轨道与交通运营管理15.94%,室内设计技术67.84%,市场营销73.25%,工商企业管理66.03%, 物流管理40.64%,酒店管理71.44%,人力资源管理34.55%,广告设计与制作88.23%,空中乘务 32.26%,航空服务17.85%,商务英语52.94%,计算机应用技术(APP制作与研发)26.09% 

本次调查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营销专业,相关度为73.25%。其次是酒店管理专业71.44%、室内设计技术专业67.84%。相关度最低的是城市轨道与交通运营管理专业15.9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16.67%、航空服务专业17.85%;其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APP制作与研发)专业26.09%

(二) 2018年各专业毕业生工作稳定性情况

2018年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为50.92%,低于20174个百分点。食品加工技术54.55%,食品营养与检测 52.73%,食品生物技术33.33%,粮食工程55.18%,数控技术33.34%,机电一体化技术48.48%,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0.40%,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35.90%,电子信息工程技术45.83%,通信技术44.44%,计算机应用技术49.36%, 计算机网络技术43.75%,动漫设计与制作56.00%,电子商务52.38%,财务管理55.97%,会计62.50%,会计电算化56.96%,会计与审计45.08%,城市轨道与交通运营管理44.93%,室内设计技术48.46%,市场营销53.09%,工商企业管理49.51%,物流管理46.45%,酒店管理42.86%,人力资源管理58.18%,广告设计与制作47.06%,空中乘务  69.35%,航空服务71.43%,商务英语 64.71%,计算机应用技术(APP制作与研发)42.03%

稳定率最高的为航空服务专业,稳定率为71.43%,其次是空中服务专业69.35%、商务英语专业64.71%。稳定率最低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30.40%,其次为数控技术专业33.34%、食品生物技术专业33.33%

2018年毕业生一年内离职率为49.08%,较17年上升了三个百分点。其中有两次离职经历的占7.82%,三次以上离职经历的占2.5%

(三) 2018年毕业生整体薪酬状况

1.各专业薪酬水平名细表

 

1000元及以下

1001 2000

2001 3000

30014000

40015000

5001元以上

 

平均工资

食品加工技术

0.00%

22.73%

68.18%

0.00%

9.09%

0.00%

2455

食品营养与检测

5.45%

9.09%

49.09%

29.09%

5.45%

1.82%

2773

粮食工程

0.00%

13.79%

48.28%

34.48%

3.45%

0.00%

2776

数控技术

0.00%

11.11%

38.89%

38.89%

11.11%

0.00%

30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3.03%

5.30%

25.00%

37.88%

21.21%

7.58%

3395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4.80%

11.20%

34.40%

26.40%

15.20%

8.00%

3085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2.56%

10.26%

33.33%

23.08%

15.38%

15.38%

328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8.33%

4.17%

20.83%

33.33%

25.00%

8.33%

3375

通信技术

16.67%

11.11%

27.78%

38.89%

5.56%

0.00%

2640

计算机应用技术

2.55%

8.51%

28.94%

27.66%

18.30%

14.04%

3371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8%

0.00%

35.42%

41.67%

12.50%

8.33%

3344

动漫设计与制作

8.00%

16.00%

48.00%

16.00%

4.00%

8.00%

2661

电子商务

1.59%

1.59%

44.44%

34.92%

12.70%

4.76%

3183

财务管理

1.49%

9.70%

52.24%

30.60%

3.73%

2.24%

2818

会计

5.26%

17.11%

50.88%

19.52%

5.48%

1.75%

2599

会计电算化

1.27%

11.39%

56.96%

22.78%

3.80%

3.80%

2766

会计与审计

1.64%

14.75%

48.36%

30.33%

3.28%

1.64%

2738

城市轨道与交通运营管理

1.45%

5.80%

49.28%

30.43%

7.25%

5.80%

3015

室内设计技术

11.01%

25.99%

38.33%

14.10%

7.93%

2.64%

2441

市场营销

0.41%

6.58%

37.04%

32.92%

13.17%

9.88%

3268

工商企业管理

0.97%

9.71%

34.95%

33.01%

15.53%

5.83%

3175

物流管理

1.94%

5.81%

32.26%

30.97%

23.23%

5.81%

3333

酒店管理

3.57%

28.57%

35.71%

25.00%

7.14%

0.00%

2554

人力资源管理

1.82%

3.64%

54.55%

29.09%

9.09%

1.82%

2955

广告设计与制作

0.00%

11.76%

52.94%

17.65%

11.76%

5.88%

2941

空中乘务

3.23%

9.68%

33.87%

29.03%

11.29%

12.90%

3194

航空服务

14.29%

7.14%

32.14%

25.00%

7.14%

14.29%

2965

商务英语

0.00%

11.76%

35.29%

35.29%

11.76%

5.88%

3118

计算机应用技术(APP制作与研发)

2.90%

5.80%

34.78%

33.33%

17.39%

5.80%

3225

合计

3.62%

11.29%

40.83%

27.29%

11.26%

5.72%

2975

2. 2018年毕业生整体薪酬水平比较

本届毕业生平均工资为2975元,较2017年上升266元。月薪1000元及1000元以下比例的占3.62%1001元―2000元的占11.29%20013000元的占40.83%30014000元以上的比例占到了27.29%40015000元的占11.26%5000元以上占5.72%

薪资水平最高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平均工资为3395元,比17年的最高工资低804;其次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375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371元。薪资水平最低的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2441元,其次是酒店管理专业2554元、会计专业2599元。

3. 2018年毕业生薪酬特点

本届毕业生最高平均工资与最低平均工资相差了954元。跟17年相比,工资在1000以下的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1001-2000元的比例下降了6个百分点,2001-3000元的比例下降了6个百分点,3001-4000的比例上升了6个百分点,4001-5000元的比例上升了5个百分点,5001元以上的比例高出2个百分点。

(四) 2018年毕业生工作满意度情况 

              选 项     

题 目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对工作现状的总体满意度

24.18%

70.39%

5.43%

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  

23.24%

71.08%

5.68%

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27.51%

67.97%

4.52%

对工作内容的满意度 

24.18%

70.40%

5.43%

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 

33.95%

63.34%

2.71%

  对薪资的满意度

15.06%

67.20%

17.66%

    本次调查显示出,2018年毕业生整体工作满意度大幅上升。对工作现状的总体满意度较17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对薪资的满意度上升了7个百分点;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上升了15个百分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满意度较17年上升了30个百分点。

三、2018年毕业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2018年毕业生对学院各项工作表示满意的占51.65%,比去年持平;比较满意的占26.28%,,基本满意的占19.87%,不满意的占2.21%

 

四、2018年毕业生对我院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

(一)2018年毕业生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整体评价

56.89%的毕业生对我院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表示满意,较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25.55%的毕业生表示比较满意,15.96%的毕业生表示基本满意,1.59%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

(二)2018年毕业生对学院师资队伍的评价

56.06%毕业生对学院师资水平表示满意,认为学院师资队伍兢兢业业、治学严谨,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三)2018年毕业生对我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评价

65.54%的毕业生认为学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1.74%的毕业生认为不合理。

 

(四)2018年毕业生对我院专业课开设与市场对接程度的评价

在专业方面,19.80%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非常符合市场需求,44.44%的学生认为符合市场需求,31.81%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市场需求,3.94%的学生不符合市场需求。

(五)2018年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的评价

29.17%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课程开设非常合理,2.14%的毕业生认为不合理。

(六)2018年毕业生对在校期间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评价

21.50%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的实践环节非常充足,41.51%的毕业生认为比较充足,25.95%的毕业生认为不太充足,8.32%的毕业生认为比较缺乏,2.71%的毕业生认为很缺乏。

 

(七)2018年毕业生认为学院在教学方面需改进的工作

毕业生认为学院最值得研讨和改进的工作是教学设施、教材,其次是实习、专业课内容及安排。

 

 

 

                                                                                   

多选题百分比计算方法:百分比=该选项被选择次数÷有效答卷份数;含义为选择该选项的人次在所有填写人次所占的比例;所以对于多选题百分比相加可能超过百分之一百。

五、2018年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的评价

(一)2018年毕业生对我院整体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40.1%的毕业生对学院的就业工作表示满意,比去年下降了三个百分点,27.29%的毕业生比较满意, 27.07%的毕业生认为基本满意,5.54%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

 

(二)2018年毕业生认为我院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认为学院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其次是对就业市场的走向和变化的分析和研究不够、就业信息来源渠道不畅。

 

 

(三)2018年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内容

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中应着重加强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开好就业指导课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和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个体指导。

六、2018年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一)2018年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

2018年毕业生处于创业阶段的占1.81%,与去年持平。

 

(二)2018年毕业生创业的动机调查

近半数毕业生表示愿意创业的原因是喜欢自由自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其次是为了赚钱、服务社会创业报国。

 

(三)学院开展创业教育与指导对毕业生的影响

64.21%的毕业生认为学院开展的创业教育与指导对自己有一定帮助,6.19%的毕业生认为没有任何帮助。

 

(四)2018年毕业生对创业困难的认知

48.43%的毕业生认为创业中最大的困境是创业动机盲目,缺乏对行业、对市场足够的认知,其次是缺乏资金支持及工作经验。

 

(五)毕业生认为最需要的创业政策

2018年毕业生认为最需要的扶持政策是创业贷款占34.38%,其次是技能培训31.03%

(六)36.6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适合创业

 

(七)毕业生需要学校提供的创业政策

   35.69%的毕业生希望学校能给予创业资金方面的支持,26.82%的学生渴望拥有创业导师的指导和帮助,12.34%的学生认为创业课程能为其创业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七、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本次调查显示,2018年毕业生对学院各项工作表示满意的占97.80%98.4%的毕业生对我院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表示满意;98.88%毕业生对学院师资水平表示满意;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占64.24%;认为自己专业的课程开设合理的占75.68%。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学院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二)以就业反馈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

1. 根据毕业生反馈,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2018年毕业生认为母校最值得研讨和改进的方面是教学设施和教材,其次是实习和专业课内容安排。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已刻不容缓。应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发展更新教材,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注重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以及探索检验知识的方法。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是要改变被动灌输方式,要重点加强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

2.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整课程设置与招生计划

目前,学院对于毕业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与职业岗群的能力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视还有待加强。为更好的与市场需求进一步接轨,建议学院在各专业课程设置中还应进一步依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反馈来设置课程;依据不同专业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招生目标;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不仅要着眼于学院的办学条件,更要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

3.多渠道多环节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必要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是主要的渠道之一,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已经不可能象过去那样由少数企业或由学生自行解决我们的“实习”问题。学生的见习实习形式必须走多样化的模式,把实习基地与“校企合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结合起来,把专业实习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学生的社会实践除了“专业实习”外,还应有形式多样的其它活动。如“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或与专业相关,或与专业关联度并不大,但它们都是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要深入引导、系统策划,使之与专业实践密切结合,互为补充,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创造丰富多彩的形式。

  (三) 认清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建立新时代的就业观念

本次调查显示,2018年毕业生在河南省内工作的占73.55%(其中在郑州市工作的占54.04%,比去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本地化就业比例越来越高。在京广沪江浙一带工作学生比例为17.37%,下降了6个百分点,其它省市占10.57%,与去年基本持平。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都把工作地域、单位性质、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作为首要参考因素。更有学生在择业期犹豫不定,四处观望,高不成,低不就。还有学生期望值太高、过于挑剔、就业定位不合理、不准确。针对这些问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主动到城乡基层、到中小企业、到中西部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砺品质、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避免“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就业。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1. 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更多的推动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开业补贴、税费减免、贷款贴息、扶持资金等。我院2018年毕业生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为28.12%,48.43%的毕业生认为创业中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对行业、对市场足够的认知,26.13%的毕业生认为缺乏资金支持。建议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的能力,引导毕业生端正创业的动机,培养学生“敢闯敢干、勇于开拓”的精神,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2. 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着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鼓励教师和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在传统课堂中融进有利于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的一切有利因素。建议成立创业教育专设机构,负责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及教学实训。强化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对毕业生提供创业基础知识培训。认真组织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聘请创业成功者做创业报告,继续办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培训等活动,为学生扩大视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做好推动引导工作。

3.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市场化运作模式

目前,我院大学生创业氛围已愈发浓厚,建议学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专业教师扶持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实际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条件,由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包括产品研发、区域销售、内部管理、经营模式等,给学生搭建实战的创业平台和创业环境,实现从创新走向创业,从创新教育到创业教育的延伸。

(五)构建就业工作特色服务体系

1.做好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教师队伍。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各院系至少要有一名教师或辅导员从事就业创业工作。选聘有关行业专业人才、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增加技能专家型教师的比例。其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有计划地分批遴选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创业咨询师、人才测评师培训以及有关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系列培训班,逐步推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提高教职工就业指导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2.完善就业平台,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完善就业平台建设工作。首先,学校和学生、就业单位可通过QQ、微信、网络、电话、邮寄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咨询和指导;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使信息畅通无阻。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能快速的得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其次,进行教育、教学等制度的多方面改革创新,建立“校企合作”制度,规范就业市场,实现各种就业渠道相互贯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见习、实习、参观考察、提供模拟招聘会和面试机会。第三,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毕业生找到首份工作的渠道,学校推荐占19.69%,比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势在必行。一是继续办好校园双选会大型招聘活动,继续做好企业宣讲会、中小型招聘会活动,加强双向选择,使信息对称,搞好就业信息的收集汇总工作,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二是着力开展需求调研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与知名企业联系、与就业基地联系,了解岗位要求、用人标准,促进专业发展、课程调整,进一步与市场接轨。三是与校友建立长期联络,通过校友的渠道了解市场的发展变化,了解毕业生的生涯发展情况,拓展就业渠道。四是利用校园网、政府网、就业网、招聘网等多网络渠道,查询了解新的用工标准、岗位变化,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对接,开拓就业市场。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2018.12.25

龙湖校区:郑州市龙湖大学城祥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