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大世界
——非遗文化艺术工作室简讯(二)
艺术设计学院非遗文化艺术工作室于4月17日-18日,继续开展教学活动。
17日晚上上课前,艺术设计学院段文花院长和就业处穆瑞处长到工作室看望同学们。穆处长仔细观看同学们上周练习的烙画作品,对同学们在短短两天时间完成的作品给予赞扬,并提出要把烙画和就业创业找到合适的契合点,更好地传承这一项非遗文化,让更多民众了解并喜爱。
晚上6点,翟珂老师开始教学。她首先对同学们上周的葫芦烙画作品进行了简单的点评,学生的作品类别主要分为山水风景、神话人物、祥禽瑞兽等,题材非常丰富,显示了同学们极富个性和个人爱好的艺术风格偏好,以及对于葫芦烙画主题选择的思考。接着,翟珂老师对于本次的教学工作进行安排,让大家继续深化细节,完成葫芦烙画作品的明暗上色,并就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做了演示。同学们快速进入了烙画创作的状态,直到晚上9点课程结束,仍然有同学不舍得放下烙铁画笔,还在认真绘制。

翟珂老师在讲课 翟珂老师在辅导同学

翟珂老师帮助同学修改 翟志伟老师仔细点评学生作品
18日早上7点40分,翟志伟老师和翟珂老师一起来到工作室。翟老师仔细查看同学们的每一件作品,并针对在绘制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讲解。同学们围坐在翟老师身边,看着翟老师亲自示范,从烙铁温度的调整和使用,到绘制时用力轻重的把握,以及针对不同的绘制主题所使用的不同技法,都做了详细的讲解。翟老师特别强调,在葫芦烙画中,尤其要注重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粗细和黑白灰对比,是葫芦烙画韵律和视觉冲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绘画时有一些感觉效果不太好,多数都是由于下笔过重或是绘制时手不稳,导致画面颜色过深过暗破坏了画面的图像效果,这也是新手在学习时经常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沉住气,心不要着急,慢慢一遍一遍加深烙制,用颜色变化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在绘制花卉时,要由内往外逐渐加深。葫芦烙画中刚柔并济的线条是烙画艺人多年练习的结果,也是同学们下一步要重点练习的难点。

两位翟老师在调试烙铁画具 翟志伟老师在为同学们做示范
翟老师深入浅出的指导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大家表示一定要认真反思总结,把今天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同时翟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也让大家增添了进一步认真学习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