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学生失联事件
案例概述
韦同学是丁老师带的2019级室内设计专业的一位男同学,性格有点儿内向,自觉力和自控力不强,偶有旷课现象,学习成绩中等偏下。2019年11月带班辅导员丁老师产假结束开班会发现韦同学未到,班长告知说这学期开学就出去实习了,之后经核实该生并未办理提前出去实习的手续。丁老师于是打电话给他本人询问情况,均被挂断,发短信、QQ信息也未回复,处于失联状态。
主要措施
经向班级同学了解情况后得知开学至今没有见到该生,且只有班级班长在10月20日通过QQ联系到该生。丁老师速度将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并积极地去寻找学生去向。
丁老师首先打电话给其家长,家长电话也是空号未能联系得上。发动全班同学寻找,但是班级同学均无法联系到韦同学,也是处于电话不接、信息不回复状态。丁老师通过班级同学联系到跟他关系要好的其他学院同学小华,据小华反馈说之前有接到韦同学的电话,并有劝韦同学主动打电话给老师,并提供了一个快递地址给丁老师,说可能是该生目前住的地方。根据小华同学反馈的信息说明韦同学目前是安全的,只是有可能故意躲着老师和同学,此时丁老师悬着的心稍微放下来。丁老师根据该生提供的地址去寻找。因为快递地址没有具体门牌号,丁老师只能根据该生姓名和其家长姓名去小区物业那里查具体地址,但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在丁老师寻找韦同学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有自称是校园网络贷款公司打电话给丁老师称韦同学在其平台进行有进行网上贷款且逾期未还,宿舍同学也反应有疑似社会青年来宿舍找韦同学。失联加网贷,丁老师很担忧。
丁老师将最新情况汇报给学院领导之后,领导决定让丁老师去路途遥远的学生家进行家访。最后通过村干部找到了该生的母亲,才知韦同学与母亲有联系,目前在市区实习并暂住在其叔叔家,而该生母亲对韦同学进行网贷和没有办理手续就出去实习的事情毫不知情。
答
处理结果
两天后,在母亲的陪同下韦同学回到了学校,在丁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引导下,韦同学承认了错误,并称因为害怕网贷催款,所以电话一律不接。尽管韦同学知道老师和同学都在找他,但是他对自己未办理手续擅自出去实习以及网络贷款的事情觉得愧疚而选择躲避。
韦同学自知他的任性让老师和同学担心了,保证今后远离网贷,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有事及时向老师汇报,同时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受到了纪律处分。所有事情处理完后,丁老师将事情的处理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向学院主管领导汇报。
案例分析与总结
此次事件中丁老师一发现学生点名不在,立马能够采取措施,协调各方面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失联学生回到学校,体现了辅导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但是本案例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反思:
一、完善学生信息库,并不定时更新
学生已经离校,辅导员未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在外实习学生联系不上且家长电话打不通,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危险的隐患。目前我系一个辅导员一般都要负责300名左右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辅导员要把工作完成好,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如此才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动态信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有关情况,否则很容易引起工作上的被动和困扰。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生信息的采集,并做到不断地更新。
二、明确班委职责,形成汇报常态化
韦同学开学就出去实习而辅导员开班会点名才知道,虽说存在辅导员的临时更换和班干以为该生已经办理好了实习手续等原因,但是对于一个班级的管理,我们辅导员应该明确班委职责,发挥班委作用,形成汇报常态化,坚持深入教室、宿舍检查督促。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需要辅导员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将工作做细做实,用好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设立班级信息员,及时掌握班级和学生情况。
三、规范实习管理程序,加强实习跟踪指导
虽然学校要求提前出去顶岗实习必须办理离校手续,但是韦同学还是私自离校。说明我们还是要严格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继续加强与实习学生的跟踪。
所有同学出去实习务必办理好离校手续,并且指导老师要通过电话回访、家访和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
学生需要每天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上定位打卡,实习指导老师每天跟踪,这样使学校能够通过平台有效与合理的管理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
四、重在预防,引导学生合理消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金融机构瞄准大学生群体,利用校园贷平台,吸引大学生贷款消费。由于校园贷利息高,大学生还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当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时,便会遭到借款方威胁恐吓、暴力讨债等非法追债行为,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危害。韦同学屏蔽所有电话是为了摆脱网络追债电话的骚扰,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预防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认识校园贷的危害,远离校园贷。
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进一步加强对于校园贷款危害性的教育,利用一些身边的案例告诫学生要注意网上信贷机构,如:分期乐、校园贷、裸贷等。不少人一不小心“贷”来麻烦,利用大学生的单纯赚利息。防范于未然,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消费观,使同学们懂得谨慎贷款、合理消费,认清各类网贷可能带来的风险,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谨防受骗,学会自我保护。
五、建立师生互信,进行个性化辅导
韦同学受到网贷的困扰并没有主动告知老师,而是选择躲避老师,说明师生之间并没有建立一种信任的桥梁。学生觉得老师不够关心他们,也不愿意跟老师倾诉,思想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生活动态,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困难及时加以整理,全方位地剖析科学研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根据所提供的人性化服务,传递关怀,传递社会正能量,积极主动地处理学生在学习训练、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增强学生的信赖感。
辅导员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多深入到学生课堂和宿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亲情化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够获得学生的接受和信任。
六、线上线下结合,做好学生思想疏导
回到学校,通过丁老师耐心地引导和疏导,韦同学打开了心结,主动承认错误,说明沟通对于学生工作很重要。有效的沟通,从心开始的沟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工作中的难题,而且也会给学生的心灵成长以深远的影响。
怎么样才能做到有效沟通呢?辅导员除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进行线上互动,互联网社交平台可以拓宽师生之间的交流路径,打破传统的师生交流只能在现实世界中展开的单一的模式,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
这样的方式大大加深了学生与教师的联系,同时虚拟空间里的交流氛围更加轻松和自由,学生可以把平时不敢当面说出的话倾诉出来,使教师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疏导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辅导员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使其以开朗、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促进其有个性的身心健康发展。
工作思考与建议
通过韦同学的案例,我们知道作为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要及时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和学校领导汇报,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事情。平时要把工作做的细致,要充分发挥班干的作用,这样老师才能第一时间知道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同时,辅导员应怀着一颗热忱的心从事学生工作,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将学生的需求放在心上,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随着网络时代的深入发展,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辅导员要主动转变逻辑思维,紧跟时代潮流,主动抓住网络时代的新机遇,谱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