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
院系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风采 >> 正文
2010年与“诚信同行”演讲比赛获奖作品
发布时间:2009-10-14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心灵的呼唤

09电商103班宋海洋

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早上好!

也许大家认为我刚才说了句错话,现在明明是下午,怎么会是早上好那?是呀,我们都是年轻人,激情如火,意气风发,做事就应该有早晨那份饱满的热情。今天我们在这里谈诚信,只有我们满怀激情,才能把诚信说的开、做的好,大家说,对不对?

在此之前,就有一位哲人——康德,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深的震动,一个就是我们头上这片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

是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毕生的精力著书立说,向人们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至今,延绵数千年,其伟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城信的火炬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

显然,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当代人要把我们的诚信发扬光大。大家还记得曾子杀猪的故事吧?还记得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吗?还记得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吗?还记得戴高乐为了一句:“没有司令的命令绝不离开”而去做一个哨兵站到第二天吗?做人,就应该像他们那样,把诚写在脸上,把信装在心里。在之以前,我曾笑过华盛顿的笨,笑过戴高乐的傻,直到后来,一位老师告诉我:“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

对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指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就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去做那?我们应该从现在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听!有个声音在大声的呐喊:道德是做人的准则。有个声音在真诚的呼唤:诚信是做人的基石。为构建和谐校园,为构建诚信社会,请把诚信时刻记在心中,具体做,就看我们的行动吧!

谢谢。我的演讲完毕。

诚信,永不凋零的心灵之花
09会审103景惠芳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永不凋零的心灵之花》。            
什么是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 人们之间相互平等交往,是诚信。孔孟之家,礼、义、仁、信;商鞅变法,“徙木为信”。诚信,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必定失去发展的空间,失去坚强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严。
   有人说,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风起云涌,道德沦丧如决堤之水,诚信缺失也就随之泛滥成灾。我们谁都无法否认市场经济中存在严重的诚信危机,但我们更无法否认诚信永远像一朵不凋零的鲜花,它的芬芳宜人,它高雅迷人,一直吸引着完美的灵魂向它靠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50多岁的老农民来到南京,等他打算回家时才发现,口袋里的钱买车票还差5元。他在南京举目无亲,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当地的一位民警借了5元钱。5元钱,也许,谁也不会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被城里人认为素质并不高的农民借去的呢?但是,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农民却将5元钱给这位民警送来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没什么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的情节,但它透露出来的质朴,折射出来的诚信,却不能不震撼人们的心灵。
   诚信,是春天的花儿,只有开过花,才会结出完美的硕果; 诚信,是建房的泥浆,缺少它的粘合,便不会有牢固的大厦; 诚信,是植物的肥料,没有它的注入,就不会有茁壮的绿物。
   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也!诚信,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诚信,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诚信比荣誉更有时效性!” 是啊!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财富;诚信,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狼来了》的故事我们实在听得太多太多了。然而,因丢诚信而失羊的痛苦教训,你吸取了吗?亲爱的朋友们,请吸取放羊娃的教训!不要再愚蠢地认为在丢失诚信后还可以再挽回。难道被狼叨走的羊儿还无法唤醒你的觉悟吗?难道你愿意过那种除了欺骗,还是欺骗的生活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的话,那么,请你把“诚信”时时放在你心中吧!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做人,才能“一诺千金,自强自立”;诚信做事,才能“努力工作,回馈社会”。作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各位同学,作为深受国家、社会、学校关爱的学子,更应恪守诚信之德,常怀感恩之心。饮水思源,如期履约,按时还贷,是每个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同学应尽的义务。

诚信,像永恒的星辉,独放光彩, 诚信,以水滴石穿的坚毅渗入人心, 诚信,用春风般的胸怀感召着众人! 诚信,是耀眼璀璨的阳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 诚信,是广阔无垠的大地,他的胸怀承载山川; 诚信,是秀丽神奇的山川,他的壮丽净化人们的心灵; 诚信,是最美丽、最圣洁的心灵,他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诚信,如此珍贵,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诚信的种子,在我们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同学们,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让诚信之花永远绚丽,永远绽放!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与诚信同行

09粮工103刘洋

各位尊敬的老师以及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得黄金百两,不如季布一诺”。一诺指的就是诚信,所谓诚信,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经以言警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学者也有这样的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就是说,行为不正的人,不被人信服;言语不诚实的人,不必与他人共事。一个诚信的人,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是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在社会主义文明高度发展、人与人相处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诚信品质尤为重要。

同学们,我们的求学之路并不容易。我们寒窗苦读,历经十余载。终于走进了我们理想中的大学,无论环境怎样,这毕竟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走进学校之前,我们收到的不仅仅只是一张录取通知书,还有一张费用通知单,上面的数字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可是那笔费用却深深的考验着我们每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到学校之后,我们之中有些同学的条件可能不是太好,平时很是节约。但是,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还是有些困难,倔强而又孝顺的我们不想再伸手于父母,不忍他们再为我们操心、难过。可眼前的情况总却让我们捉襟见肘,这也的确是个问题。然而,解决的办法终将会有,国家不会让我们学生犯难。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银行操作的助学贷款已经开始进行,我们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需要的就是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起我们这个年龄所应付的法律责任,之后就会由学校商议和批准后,由学校的学生资助中心为我们统一发放贷款。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也为我们的求学路上扫清了一些障碍!

同学们,在不远的明天,我们会背上行囊,踏上我们人生新的旅途,去开拓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也许,家境的困难曾让父母操心,让自己难过。幸而,有了国家助学贷款。学费、生活费不再困扰心绪,使我们可以安心于学业,才能成就明日的栋梁之才。

诚信是春天的花朵,有它的绽放,才有完美的硕果。

诚信是建房的泥浆,有它的黏合,才有牢固的楼阁。

诚信是植物的肥料,有它的注入,才有茁壮的绿物。

  人无信则寸步难行,第一份信用纪录,我们有责任去维护它、珍惜它。人无诚信于一时,则无诚信于一时。有时,诚信和利益难免会相斥,但不要为此迷失了方向,一旦失去了诚信,就会付出沉重的的代价。同学们,借贷,这个可以有;还贷,这个必须有。我们必须要树立牢固的“有贷必还”的意识,恪守诚信,自觉维护个人信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书写我们良好的个人信用纪录!

同学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我们事业有成,使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我们期待明天的成功,母校更期待我们明天的成功!!谢谢大家,谢谢!!!

与诚信同行

09商英101白雪

《周易》中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也曾说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古之贤人对于诚信二字的定义。自然对于现在的我们,它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像德莱说的那样,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众人皆知诚实守信是我们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更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之本。他对于我们大学生成功成才更是极为重要。但到今天,这一向被奉为经典的传统道德,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且不说社会上的种种不正风气,就连被誉为纯净“象牙塔”的高等学府中亦出现严重的诚信缺失的不和谐因子,不诚实守信逾期归还或无故拖欠助学贷款就是较严重的事情之一。

   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帮助我们借解决读书中遇到的经济困难,为广大贫困家庭的同学解了燃眉之急。然而就是这样一项于我们有百利的政策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重棒。据教育部门统计,前几年某省57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4.5万名贫困大学生获得了2.76亿助学贷款,然而近有20%的学生在获得贷款后没有考虑还款的事宜。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当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在于历史积 淀、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以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当然所有的一切归根究底还是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那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大学生是否应该更加重视自己修养的提高和道德意识的深化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要保持自己诚实守信的形象,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也是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的。同时我们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也使得我们结交到更高层次的朋友,这无疑也是为我们的成功成才加上了一个砝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也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树立包括诚信在内的健康的价值观,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简而言之,诚信是成才的基石,即使你很有才也必须遵守诚信的原则这样才能使你自身的社会价值得到跟好的体现。
   最后,让我用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话结束今天的演讲“诚信是在于量的,每个人都从自己开始改善信誉,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只有形成量的积累,才能造就一个诚信的社会。”是的,千万棵沐浴在诚信的雨露中的树木,必将站成一片诚信的森林,为自己,为大家,为共同的美好明天,请与诚信同行,撑起一片明媚的天空!



下一条:骄傲吧,祖国

© 2013 版权所有 太阳成集团tyc7111cc edu备案号豫ICP备17037532号   

豫公网安备 41018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