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2021年1月5日晚10时举行疫情发布会,我所在的城市突然按下了暂停键。1100多万的群众3天全部做完核酸检测,此时作为高校的辅导员的我们又要开始“紧张而忙碌”的云端教育。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今年与以往不同,辅导员的工作阵地在线上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中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中就包含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距离牛年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如何在疫情期间给学生们上好这堂“实践课”,这对于我们辅导员来说是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学生们经历了将近4个月的封校,好不容易“解放”。经过上半年将六个月的“云端”穿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的更好,再次抓住新冠肺炎这个特殊的节点,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我认为对于辅导员能力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理想信念宣讲能力
43号令中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那么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如何进行理想信念的宣传尤为重要。在通过辅导员主题班会观摩来看,辅导员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的能力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是对于专业术语的运用,综合运用、分析信息的能力。辅导员要利用假期时间静下心来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组织协调能力
以往我们都是线下工作,我们的“三头六臂”都是随时可以触摸到的,而“云端”办公,我们就像失去了地球的引力一样,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本来辅导员的工作就是一个“口袋”,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后勤集团、就业指导中心、武装部等等都要有工作安排,我也看到了很多同行发的一天的工作状态,原本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现在是工作没有了白天和晚上之分,更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所以如何将繁杂的日常事物管理工作简化、标准化,有效地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进而减少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这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辅导员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三、“超强”的体力
通过调研,新冠疫情期间,繁重的工作量使得辅导员老师们的作息时间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外加居家办公时期家庭“干扰”因素较多,体力消耗较大。劳动强度远远大于了“996”,所以超强的体力已经成为辅导员必不缺少的能力。建议辅导员老师们,居家也要做好适量的运动,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四、良好的心理疏导的能力
百年不遇的灾难使我们的学生遭受了心理的巨大压力,20级的学生高考是考验,18级,19级的学生升学、就业和实习是考验。我们是一所高职院校,生源几乎全部来自河北。河北的中度和高度风险区域都在石家庄周边,所以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尤为重要。目前来看,我们具有心理学背景的辅导员老师占比不高,我们制定的措施是在回看今年上半年的国家行政学院的关于疫情期间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中的心理辅导部分的内容。
五、“非凡”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在我们不能面对面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语言和文字成为了我们使用的最多的表达方式。此时此刻真实的情景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太过重要。我们可以回归到书信的表达,区区几十、几百字或者几十秒的语音就可以温暖学生的心灵,鼓舞学生的精神。俗话说的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六、娴熟的信息化工作技能
经历了这次疫情,辅导员越来越感觉到信息化能力的重要性。各大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实这些平台是早已经存在的,只是辅导员没有像专业课教师那样对于教学技能的信息化接触的要多。00后的学生更倾向于网络平台讯息的获取和知识的学习。我们也要学会微课,慕课的制作,以及短视频平台的使用等。
虽然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汇聚起来也是很大的。抗疫功成不必有我,抗疫必有我。最后,致敬我们的白衣天使和社区工作人员,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国际庄加油!

来源:高校辅导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