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上提出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高校作为智力密集、人才集中、学习资源丰富的组织,文化启蒙与文化教育的阵地,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培育好新时期思政教育“责任田”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

★
01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要融合创新、因事而化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应注重因事而化,将教育工作融合在各类事物之中,利用多元载体、借助多方平台、融合创新形式,形成任务清晰、结构立体、内容丰富、运行科学、反馈高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思政工作的因事而化,则要求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拘泥于课堂教学这一种教育方式,而是将思政工作带到学生的身边,渗透在学生日常的点滴之中,要通过各类事物教化学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要开阔学生眼界,明晰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际形势,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树立起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和理想抱负。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以实例育人,锻炼学生能力,解答学生困惑。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既能学好专业课,练就一身本领,又能提高品德修养,展现一身正气,成为有本领、有修养、有理想、有担当、敢挑战、敢奋斗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此外,思政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彰显时代特色,符合时代要求,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要始终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变革。深入开展课堂内容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02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载体、探索平台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我国也坚持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利用好科技发展迅速,思政教育载体多元化的优势,学院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地落实载体形式创新,载体功能研发,平台工具探索等工作任务,搭建一个高效的、双向的、民主的、自由的立体交流平台。为确保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取得实际成果,学院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定位准确,思想政治的核心要义是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要合理准确地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向学生输送正确的、有思想性的、有针对性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二是融合创新,促进思政教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相融合、信息科技与思政媒体产品相融合是趋势和方向。要利用好新时代载体多元化的优势构建出更高效的思政教育工作体系。三是激发活力,要将学校精神特色,学校文化特色有机地融合在思政教育创新工作内容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活力,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其自愿融入到活动中。以创新的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和形式增强思政教育工作感染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深刻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3新时期思政教育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蕴藏在社会、校园里的思政资源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源泉。学院要深入挖掘各类资源,将其融进思政教育中,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动力和养分,从党和国家的要求中找到方向,深入走进青年、围绕学生所思所想寻找突破。对于各类丰富资源,学校要注重:一、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既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将静态的档案资料转化为动态的鲜活教材,又要紧跟时代,接纳符合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利用时代前沿的新技术,顺应时代发展新潮流。二、校内校外相结合。既要统筹好校内的各项育人资源,又要整合校外各类育人力量,实现校内校外资源互补,统筹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三、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既要办好思政课程,探索课堂内容改革,把专业中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结合起来,做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又要推动劳动教育,课外实践等活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四、学校文化和思政工作相结合。既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发挥学校特色。又要将学校文化和思政工作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形成独树一帜的工作体系。要系统规划、充分利用学院内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教室、宿舍、图书馆等校园资源的育人功能,利用校史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素质教育基地、等校内资源进行教学,增加课程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实践能力与人文意识。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撞相容,互联网等新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开拓,中国将迈入“十四五”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也将面临诸多新挑战,把握诸多新机遇,承担诸多新任务。为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思政教育工作也将顺势而新,因时而进,利用好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等新时代思想文化主要阵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聚焦问题、直面短板,突出重点、攻克难关,尽职尽责地耕好思政教育“责任田”。
——文章内容来源:高校辅导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