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会引起人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功能变差,从而引发中暑等症状。
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长期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得人群以及在户外剧烈活动的人群,发生中暑的概率会非常高。“热射病”作为中暑的最严重类型,常常会导致死亡,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就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热射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体外降温、体内降温、药物降温以及对症治疗,一般在家中能做到的散热、通风等仅是体外降温,对于热射病的救治远远不够。
因此,当患者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等热射病症状时,不要犹豫,及时拨打120,尽快送医。

公众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适量补充淡盐水、绿豆汤等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从室外进入空调房时,需注意适应室内外温差,空调温度不宜设定过低。
此外,在高温天气下,车辆容易出现爆胎等故障,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驾车出行的市民们需要定期检查车辆状况,确保行车安全。在出行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晒、防暑,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以及属地气象台站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风险提示,合理安排出行和活动计划。
在极端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在户外长时间停留或进行剧烈运动。
高温天气期间用电需求激增,有关部门应注意用电负荷过高,做好应急调度,保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同时注意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