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校园安全重于泰山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安全小知识
一、预防“校园欺凌”
1.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2.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3.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二、国家安全
1.照片不能任性拍,更别任性晒
2.发表言论不违法,造谣生事定被罚
3.电脑内外网不混用,网络攻击要防范
4.合法经营须有道,违法东西不买卖
5.境外旅游要谨慎,行李箱里不乱塞
6.可疑线索不隐瞒,及时举报别犹豫。
如果发现任何组织或个人有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均可拨打国家安全机关的举报电话“12339”进行举报。
三、宿舍安全
1.不乱拉乱接电线,做到人走电断;离开宿舍时,应关掉灯、空调等电器设备,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
2.宿舍内不得使用电锅、电热棒、电饭煲等电器,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出现明火和焚烧物品的行为。
3.平时打开宿舍门窗,保持通风,打扫卫生,防止细菌滋生。
四、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过马路走斑马线,多观察路况,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
2.不在公路上、停放车辆周围或车辆盲区玩耍打闹。
3.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4.乘车出行时,切勿乘坐非法运营车辆、超载车辆和陌生人便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5.夜间外出尽量结伴而行,选择路灯明亮和人流较多的路线。
6.有外出探亲和旅游计划的,及时关注目的地气象信息,防范极端天气。
五、消防安全
1.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报警。
2.不乱丢烟蒂、纸屑等易燃物,禁止在室内吸烟。
3.注意防火安全,注意用电、用气安全,正确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用后及时关闭气源。。
4.不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不在楼道、电梯口等地方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5.熟悉逃生路线,如遇火情有序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贪恋财物、掌握正确逃生方法。
6.火灾及时求助。发现火情及时报警,牢记各种报警和急救电话,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求助。
六、饮食安全
1.选择新鲜、卫生的食品,避免食用变质或过期的食物。
2.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餐具的清洁卫生。
3.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卫生的餐厅。合理搭配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4.避免过度饮食,尤其是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
6.食物中毒常会伴有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发现疑似症状,需要尽快就医或拨打120急救。
七、防范溺水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八、网络安全
1.控制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
2.不玩渲染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网络游戏,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
3.严格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道德公约,不发表非法言论,不传播谣言,不浏览不健康网站,传播正能量。
4.注意信息安全,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姓名、肖像等信息在网上发送。
在公共场所使用无线网络时,尽量选择可靠的网络,并避免进行敏感信息的操作,如网上银行、在线购物等。
5.慎交网友,慎见网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6.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娱乐玩耍。
九、人身财产安全
1.车站人流量大,人员复杂,不要轻信他人,不要将行李交给陌生人看管,防止失窃。
2.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尤其是女生,相互照应。不轻信陌生人言行,不轻易饮用或食用陌生人的饮料、食物。
3.保管好个人财物,不携带大量现金在身上,切记银行卡不宜与身份证放在一起,提高警觉性,防范可疑人物,切勿心存侥幸。
4.不轻易出示或外借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证件。不要接受不明传单,拒绝填写个人相关信息,避免泄露隐私。
5.乘车途中不随意与陌生人说话,不泄露个人联系方式、银行卡、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提高防范意识,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6.保持联系畅通。手机保持电量充足,确保通讯不断联。避免因通讯不畅、信息不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7.出行在外,要多和家人或辅导员报平安,确保个人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十、防传染病安全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餐具等物品。
2.均衡膳食,多饮水,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高免疫能力。
3.做到室内常通风,每日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4.传染病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场所内集体性聚会聚餐。必要时请戴好口罩,谨防交叉感染。
5.密切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居家休息,期间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十一、防范诈骗
1.凡是网上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2.凡是网上投资理财高回报高收益的都是诈骗;
3.凡是网上办理信用卡、贷款,需填写验证码、验资缴纳保证金的都是诈骗;
4.凡是网上交友诱导投资的都是诈骗;
5.凡是冒充淘宝客服退款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6.凡是冒充公检法机关办案,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7.凡是QQ冒充老板亲友,网络上要求财务转款的都是诈骗;
8.凡是电话冒充熟人领导,不见面就借钱的都是诈骗。
警惕电信诈骗,远离非法校园贷,不轻信他人谎言,不给陌生人汇款,不点击来源不明链接,不接听陌生人电话,不与陌生人搭讪,不参与刷单,不贪图蝇头小利。当接到“96110”打来的电话,那就说明您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或者您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请务必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民警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
十二、居家安全
1.不要在窗台下和阳台上堆放可以攀爬的物品,不要把头和身体伸到窗户外或是栏杆外。
2.不要触碰带电的物体,包括电线、插座等,不要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电源等,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电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
3.不要轻信网上信息和外出会见陌生网友。
4.严禁高空抛物,危害公共安全。
十三、心理健康
1.学会珍惜现在,感恩身边的人和事。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倾听,建立起良好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3. 学会自我调节与释放。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室里提供的服务,或者向朋友倾诉来帮助自己排解压力、解决问题。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6. 在学习之余,适当安排一些休闲活动,如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等,以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