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太阳成tyc7111cc师生深刻把握新时代伟大成就,进一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开展“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太阳成tyc7111cc“讲好红旗渠故事 传承红旗渠精神”志愿宣讲队和工商管理学院勇毅山河“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队作为全省高职院校91支“红旗渠精神代代传”省级宣讲队伍中的其中两支,一行14人于7月25日至26日到安阳市红旗渠、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宣讲活动。今天首期节目,让我们共同看看“铁链穿山过,救命渠水流”的红旗渠,学习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以后首次出京活动考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实践团成员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带着无限敬仰之情,来到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实地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分水闸、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等,走在青年洞前曲折的长堤上,看着绵绵流淌的渠水,对红旗渠的宏伟壮丽表示惊叹,对林县人民苦干十年,付出了巨大牺牲,凝聚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也进一步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这段话的深刻内涵。

(学员感受)校团委学生组织部副部长刘鑫:红旗渠之行是一堂生动、立体、深刻、珍贵的“行走的思政课”。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为群众引来了幸福水,为林县带来了生命渠、幸福渠。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品格的强大力量,刻苦学习、练就本领。
学员们结合林州干部群众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奋斗故事,行程期间讨论分享学习体会,畅谈“红旗渠精神”激励新时代大学生的丰富价值,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收获。


实践队员们通过“走、学、访、讲、研、拍、写”的实践形式,在学习思考中深化思想认识,在交流研讨中凝聚奋进力量,深刻感悟日久弥新、熠熠生辉的红旗渠精神。
(学员感受)校团委广播站导播部负责人张欣鹏:这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之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当代青年正逢其时、不可辜负,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努力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保持昂扬向上的意志品质,奋发有为,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


在安阳学习实践期间,带队老师、工商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谢兆山还到22级工商102班郭佳柠同学家中进行家访,同家长沟通学生学习发展和职业规划情况。
下期暑期大思政社会实践的信息,我们共同看看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师生们的学习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