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团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团委

分类引导

首页 > 分类引导 > 正文

学习天天见丨习近平谈把握经济新常态“大逻辑”

发布者:  时间:2016-10-30 00:00:00  浏览:
 

学习天天见丨习近平谈把握经济新常态“大逻辑” 

  2017-05-0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论断迄今已逾一年。一年多的经济发展进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进程。团团带你一起回顾习近平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谋划与布局。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指出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这也是我们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2015年3月29日,习近平在海南省博鳌国宾馆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如何准确认识经济新常态?

     

从时间和空间审视

  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从时间上看,我国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几个大时期,今天的新常态是这种大时期更替变化的结果。从空间上看,我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这种变化的体现。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需要克服这几种倾向

  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

 

  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有人问,新常态是一个好状态还是一个坏状态?这种问法是不科学的。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

 

  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