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团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团委

分类引导

首页 > 分类引导 > 正文

遵纪守法,就是对英雄最好的尊重

发布者:  时间:2020-11-25 00:00:00  浏览:

遵纪守法,就是对英雄最好的尊重

世上本无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比如,李雨阗。

 

李雨阗有多平凡?他和我们一样,需要父亲催着找时间去理发;偶尔被老人埋怨只顾值班不能回家;在工作中出彩,会说“哥永远是全局第一帅!”

 

不久前,在群众落水的危急时刻,李雨阗又站了出来。这样的奋不顾身,就好像当年他冒着煤气罐随时爆炸的风险,拎起灭火器第一个冲进火场一样。千钧一发之际,李雨阗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幸运的是,那次他活着出来了。而这次,警号“035225”永远失去了它的主人。

 

同事回忆说,遇到危险的险情,李雨阗总是说“我先去看看”。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群众落水他会那样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这一切,绝非一句“职责所在”那么简单。

 

“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李雨阗一直在努力践行。有老人迷路摔倒,他守在身边,一直等到老人家属赶到;市民工钱被拖欠,他打了十几通电话,忙到深夜,总算帮忙要回了工钱;连夜寻找离家少年,耐心劝说闹事醉汉、成功营救跳桥老人……不论大事小事,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李雨阗就是这样用“忘我”兑现着自己对这身警服的承诺。

 

其实,像李雨阗这样的基层民警有很多,他们都是人民群众安全的捍卫者。之前,一名90后民警随身携带的执法记录仪里,记录着一句话,我要有事,替我照顾好我父母。这段记录被当地警方官微发布后,网友们纷纷泪奔跟评。一位网友说得好,你是父母的整个世界,而你总是忙着去拯救别人的世界。

 

曾有机构根据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和接触人群,盘点了都市里最危险的职业,警察名列前茅。在公安部官网披露的数据中,仅2019年,全国公安机关就有280名公安民警、147名辅警因公牺牲,6211名公安民警、5699名辅警因公负伤。他们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不愧是时代最可爱的人。

 

同事说,不希望李雨阗是英雄,只想他回来。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或许,我们对英雄最好的尊重,就是恪守本分,遵纪守法。


做学习宪法的好公民。普及宪法知识,以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在很多人心中,宪法似乎是一部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大法。其实,从我们出生,宪法就一直见证我们的成长,伴随我们的一生。基于此,为进一步扩大宪法的宣传,11月30日至12月6日的“宪法宣传周”期间,湖南设立7个分主题活动,分别是: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农村、宪法进机关、宪法进校园、宪法进社区、宪法进军营、宪法进网络活动。可见,只有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宪法宣传,将法律带到百姓身边,才能让宪法精神根植百姓心中。

    做尊崇宪法的好公民。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真诚的信仰。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可见,只有让法治信仰融入到每位公民的血液中,将法律信仰的标识烙在每位国人心中,让它深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才能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自然,进而源源不断地释放规则的正能量。

    做维护宪法的好公民。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鲜明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对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作出部署。为此,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力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另一方面,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与宪法息息相关,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让宪法精神家喻户晓,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必将形成一种追求公平、正义的强大社会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