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掀起你的盖头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各种情绪,如愉快、难过、厌倦、急躁、抑郁、伤心、悲愤等。情绪(Emotion)一词源于拉丁动词“行动”(motere),加上前缀“e”代表远离,简单直译那就是“远离行动、避免行动”之意。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绪呢?心理学家曾下过多种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利珀认为“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著名情绪专家丹尼尔·戈尔曼则认为“情绪是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心理和生理状态及行动的倾向性”。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可见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或情感。如在找到真爱体验到的幸福,中大奖后的狂喜。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如失去亲人时的悲痛,错过喜欢的歌手见面会的遗憾。由此可见,情绪是个体与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随着关系的改变,我们的情绪发生了变化。
情绪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的不同主观体验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同样的情绪,不同的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同样是愉快的情绪,有人的主观体验是如同吃了蜜一般,有人却可能描述说就像用牛奶沐浴的那种感觉。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边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体态语言、手势、抑扬顿挫等就是表情的内容。我们常说的“察言观色”中的“色”亦表达相同的涵义。主观体验是和相应的表情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如愉快的体验必然伴随喜形于色或手舞足蹈的。生理唤醒则指情绪产生时的生理反应,它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