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校团委组织开展“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团省委《关于开展万名大学生“返家乡”沿黄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校团委按照“确保安全、就近就便、务求实效”的原则,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以“美丽中国看黄河,青春引领绿风尚” 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引领绿风尚:“河小识”助力垃圾分类
在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河小识”实践团成员走上郑州、新乡、安阳等地的街头和社区,通过发放宣传页、实地讲解的方式,向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个人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垃圾分类知识,加深了大家对垃圾分类、生态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每个居民都是美丽家园的建设者的良好氛围。
青春践行绿风尚:“河小青”助力生态保护
在安阳、新乡等地,志愿者们以健步走的形式,开展巡河、护河、清理河岸垃圾等实践活动,沿途捡拾塑料袋、废纸屑、易拉罐、食品包装等垃圾杂物、清理河边清杂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参与生态文明实践,向社会传递绿色生态理念,共同为生态文明实践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心向党: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
在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团委张现振书记带领志愿者们一起学习了《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回顾了黄河从“三年两决口”到70年岁岁安澜的治理过程,明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从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和谐,从传统治河走向现代治河,志愿者们更加明确了“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的重要意义,坚定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工程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黄河水利精神。
青春寻访黄河:重温黄河精神
在黄河花园口,志愿者们一起参观了黄河水情长廊。集中学习了20组介绍2500年来黄河概况的科普教育宣传板。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流经九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在花园口扒口处遗址,张现振带领同学们回顾了1938震惊中外的“花园口事件”。全体志愿者身临其境,接受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
滔滔黄河水,奔流万余里。这条河,流淌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脉络,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坚定不移的奋斗史。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牢记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这次社会实践以青年的视角感受黄河文化、领略黄河精神,增强了返乡大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激发了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新时代的追梦实践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