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全面地认识文献信息源
(一)学术研究中常用到的文献信息类型
图书、期刊、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档案、地方志、百科全书、法律法条等;
因文献载体不同、出版类型不同,信息内容(容量)不同,检索方法也不尽相同。
(二)了解自己学科的专业数据库
可以从各高校图书馆网站主页--资源导航/数据库导航栏目寻找线索。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主页的“数据库导航”,可以实现从“按字顺/字母”、“按学科”、“按文献类型”等方式的搜索。
(三)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
(1)分析信息需求--(2)选择信息源--(3)选择检索词--(4)编制检索式(可选项)--(5)浏览与判断检索结果(如果结果不理想,需重复步骤(1)-(3))--(6)处理检索结果。
二、重视使用文摘索引数据库(目录工具)
(一)数据库的主要类型
全文型:存储文献完整内容的数据库、又称原始文献、一次文献数据库;
书目型:存储描述文献题录、文摘、目录等文献内容和来源信息的数据库,又称二次文献数据库;
数据、事实型:存储各种统计数据、名词术语、任务资料、机构概况等信息的数据。
(二)文摘索引数据库的检索意义
用更短的时间找到最重要的文献。
(1)信息来源经过筛选,学术期刊是否被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被认为是评价重要性的指标之一;
(2)通常文献之间的相互引用发现关联,兼具评价意义;
(3)通常建立有到全文数据库的链接;
(4)通常具备文献分析等增值服务;
三、检索词的选择很关键
(一)从综述论文中选词;
(二)文献调研环节检索词的选择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四、会用检索算符,提高检索效率
不同数据库的检索算符,有所不同。具体请通过各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的“高级检索”功能查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