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2010年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
各系部处室:
院科研处现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编制2010年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的通知》(教科外【2009】179号)转发给大家,请有意申报该科研项目的教职员工及时上校园网,查看科研信息栏,并按照上 述文件的要求积极申报。
院科研处
2009.3.27.
教科外〔2009〕179号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编制2010年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的
通 知
各高等学校,各有关单位:
为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学术队伍建设,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现将2010年度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计划编制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目标,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教兴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努力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研选题要注意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目标,注重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等重大工程开展科技攻关、试验和推广,重视产学研联合开发。同时,还要结合我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全面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努力为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源动力。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科研项目资助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跟踪抓好重点项目,加大产学研联合开发应用项目的资助力度,对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优先考虑,努力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同时,结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学位点建设,从人才梯队考虑支持青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并优先重点资助留学回国人员、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研究课题。
二、科研项目计划的类别
(一)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计划按资助方式分为资助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资助性计划项目的研究经费由省教育厅专项经费支持,指导性计划项目的研究经费由承担学校给予资助。
(二)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计划按研究类别分为科技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
1、科技攻关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目标而开展的应用与开发研究计划。
农业科技攻关的重点是:主要农作物、家畜家禽、水产、林木、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绿色农业技术研究,农林病虫草害及农业灾害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技术研究等。
工业科技攻关的重点是:围绕资源与环境、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开展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技术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立足我省产业技术基础,围绕机械、化工、轻纺、食品、冶金、建材、煤炭、电力等产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与质量控制技术等共性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附加值。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攻关的重点是: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服务业技术规范研究;人口科学、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技术创新等。
2、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应围绕我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基础理论,特别是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和有应用前景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是农业、医学、化学与化工、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数理科学等重点学科,以促进学科合理化,增强优势学科领域的科技实力。同时,发挥我省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快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形成,推进我省优势学科与优势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培育。
3、软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交叉和综合的科学。软科学研究应以解决我省经济建设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辅助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决策为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活动。
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选题的要求是:对国家、部门、地区当前或长远的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学价值,对推动软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对促进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清楚、翔实,研究方法科学、先进,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具有较好的基础。
三、科研项目的申报条件
1、课题的申请人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在所申报课题的研究领域内有比较突出的成绩。
2、课题申请人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能作为项目的实际主持人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离退休教师、学校非在编人员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参加课题组,但不得作为课题主持人申报。
3、课题组主持人原则上只能主持申报1个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原则上不能超过2个项目。各项申报课题均应成立课题组,一个人单独申报的项目概不予受理。课题组应科学分工,通力协作。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或与企事业单位联合攻关。
4、承担省级及以上重大课题,或者主持承担两项以上教育厅计划内在研课题的主持人,课题没有结项者,原则上不得申报新的课题。
5、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的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农业以及周期性特殊的学科例外。
6、非教育厅直供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可申报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
四、项目申报的具体工作事项
1、为保证项目质量和效益,实行限额申报,分配名额见附件1,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限额内进行项目申报,可以少报或不报,但不得超报。
2、为推进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省教育厅决定在2010年计划编制中,给予每个中心5个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报名额。
3、申请人须通过“河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由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员进行网上审核。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注意事项请查看申报系统“通知公告”栏目相关内容。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登录密码,请与我厅科研外事处联系。
网上申报地址:河南省高校科技信息网“项目成果申报系统”栏目,网址: http://est.hainfo.edu.cn/。
网上申报时间:2009年3月30日—4月27日。学校教师申报时间截至4月27日24:00,学校科技管理部门审核提交时间截至4月30日24:00。
4、纸质材料要求:学校科技管理部门按照项目计划类别(科技攻关、基础研究、软科学)和项目所属学科集中报送项目申请书(申请书采用2009年新版,必须由系统打印生成,每项一式2份),申报项目汇总表1份(系统打印生成,加盖公章),所报项数必须与网上申报数量一致。
项目申请书受理时间及地点网上另行通知。
5、申请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或学术委员会须对各类项目进行初审,并对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方案的可行性、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基本科研条件能否保证和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签署具体意见。
6、本着“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资助,公正合理”的原则,2010年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拟委托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本通知及有关电子表格,可在河南省高校科技信息网下载,网址:http://est.hainfo.edu.cn。
联系人:魏 涛 张水潮 电 话:0371—69691767
附件:2010年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限额表
二○○九年三月十三日
主题词:高等教育 科研 项目 计划 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09年3月13日印发
附 件
2010年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申报限额表
学校层次 类别(高校) 限额(项) 备注
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 郑州大学 170
(含郑州大学一附院20个) 含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项个
河南大学 70
河南农业大学 60
河南理工大学 60
河南师范大学 60
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高校 河南科技大学 50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50
河南中医学院 50
河南工业大学 50
普通本科高校 综合、理工、农、医类 30
师范、财经类 25
普通专科高校 理工类 20
农业类 15
医学、财经、师范类 10
其他高职高专 5
成人高校及独立学院 河南教育学院 10
其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