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调查:一个都不能落下
发布时间: 2011-03-17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人:[ ]
文章摘要:
这是一群拥有职业理想的学生。
从带着教师梦进入大学的那天起,他们就为日后从事这个神圣职业做着充足的准备,从学识上到思想上。
时光飞逝,转眼步入毕业季,这些师范生能否顺利实现最初的梦想?
李雪的教师梦
2月26日,在全省大旱百余天后迎来难得的一场春雨。2011届陕西省免费师范生双选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也许是最后自主选择就业的机会。
一大早,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石泉籍学生李雪就来到了石泉县的招聘会场,递出简历,介绍自己的相关情况。
从大一开始,李雪就希望毕业后能回到自己的母校石泉中学任教,虽然在周围亲友们眼中,陕师大的高材生回县里有点屈才,但她还是坚定着自己的想法。李雪说:“我一直希望能回去,平时假期里也常去母校转转,想象着自己以后的办公室会是哪间,怎样能让较为枯燥的政治课变得生动有趣。”
然而,春节前石泉县公布的免费师范生就业需求信息让她的希望变得十分渺茫。根据公布的信息,石泉全县共需要包含数学、语文、幼教等专业共11人,所需专业并没有李雪的政教专业。同时,安康市所公布的信息中绝大多数县区均要求本地生源,也就意味着李雪不仅不能回到石泉,她也几乎去不了安康其余县区。
来到双选会现场的李雪心里很是忐忑,甚至没有抱太大期望,然而事情却出现了转机。经过磋商,县教育局同意给回乡心切的李雪一次试讲机会,如果表现优秀,可以进入石泉中学或者县二中(初级中学)任教。“只要能回到家乡,去初中任教我也愿意。”李雪对此表示满意。
“前几天我们还为找工作的事情烦恼,现在开始变得明朗了。”陕师大的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好转。据了解,由于免费师范生政策限制、市县不了解情况等原因,陕西籍免费师范生就业一度陷入困境,2月25日前,陕师大1014名陕西籍毕业生中签约人数仅为222人,与往年同期的高签约率相比差距很大。
陕师大就业中心主任田安政介绍,此次双选会开得很成功,当天共有11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124个岗位,据不完全统计现场签约就达200多人,其余岗位将会陆续敲定。“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到3月底绝大多数学生就能找到工作。”田安政说,“这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省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会议上朱静芝副省长的讲话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个都不能落”
2月25日,全省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召开,“一个都不能落”是朱静芝在讲话中提到最多的字眼,她反复强调一定要确保每一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今年毕业的陕西籍免费师范生人数为1307人,在全国居于前列,就业压力很大。
2010年11月,我省出台了《关于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我省的就业实施办法灵活度大、操作性强。”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涛说。
根据就业实施办法规定,我省的免费师范生可以在省内或跨省自行选择中小学校,对于少数双向选择未落定任教学校、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生,其档案、户口等签转至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中小学任教。
具体操作中,我省对一些免费师范生政策进行灵活解读。国家政策规定,“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据统计,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有少数学习的是日语、俄语、食品加工等专业,不太符合中小学的教育专业,我省规定,这些学生经批准可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中等教育机构就业。
为了保证每一名免费师范生有编有岗,我省下了狠手:“各市县区必须优先解决免费师范生就业,没有完成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市,不得进行非免费师范生的考试录取工作,并且来年严格限制该市的招生名额。”
我省的就业实施办法中提到,各市应首先用自然减员空缺编制指标或采用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省教育厅学生处工作人员介绍,全省每年大概有2万名教师退休,免费师范生的编制问题基本能够保证。
由“有学上”到“上好学”
“我省是科教大省,但还称不上科教强省,‘大’主要表现在大学的数量和规模上,而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还很薄弱。”朱静芝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实现强国、强民族、强个人,首先要强教育,而强教育的关键在于强师。我省中小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质量比较差。据统计,我省基础教育中小学共有36万教师,其中研究生学历1000人,本科学历7万人,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人数还达不到总人数的20%,而沿海地区第一学历师范本科的教师达到85%以上。
按区域分,我省的好教师、高学历大都集中于西安、宝鸡等大城市。可以说,当前我省中小学“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往年陕师大毕业生大多去往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县乡一级很少考虑,今年的1000多名免费师范生是我省优质的人才资源,为调整落后地区的师资结构有着重要作用。”王涛说。
据介绍,目前我省签约的免费毕业生中大多数进入县区一级的中小学任教,“虽然和外省的毕业生比,我们的签约学校层次不是太高,但学生的心态普遍比较平和。”田安政介绍说,“山西、海南等外省来我们学校开双选会所提供的岗位数量基本都是生源人数的几倍,甚至十倍以上,而且大多是省会所在地的好学校。本来我们很担心学生们心理落差会很大,现在看来他们的就业观念还是比较成熟的。”
教育公平在路上
为了确保免费师范生教育质量,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免费师范生双导师制,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从一年级开始组织他们进行教学观摩、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实习环节,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历年之最,“首届免费师范生培养是很成功的,这些学生从教上手快,完全能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王涛说。
我省在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强调,从2011年起,新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采取“省考县选”的办法,实行全省统一公开招聘考试,县上以后没有招考教师的资格。“除了省上统考外,安排免费师范生就是另一条招聘教师的途径。”朱静芝表示,免费师范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均有保证,经中小学校考核同意后直接聘用,不再参加各地统一组织的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
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教育步骤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渠道。尽管首批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暴露了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瑕疵和不足,但教育专家表示,这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应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细则。把好事做到最好,我们还在路上。(本报记者 刘锦)